【堅持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習慣】

堅持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習慣。

近代運動心理學最大的典範轉移之一,莫過於發現原來身體有自己的情緒。人的行為受到情緒的支配,而情緒來自於「認知方面的情緒」和「身體方面的情緒」。

我發現心智也有肌耐力、最大肌力以及爆發力。

面對各種耗時的煎熬,能不能堅持到底,考驗的是心智的肌耐力;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能不能傾出所有能力去面對,考驗的是心智的最大肌力;當心理浮起無數個拖延的藉口,是否可以發揮緊急動員的效率,考驗的是心智的爆發力。『力有餘而心不足』的窘境,比『心有餘而力不足』更能讓人跌進挫折和懊悔。

有趣的事情在這裡,近年的研究一再顯示,『身體似乎有自己的情緒,獨立在人的意識之外』,簡單來說,當我們面對各種拖延、怠惰、懶散、畏懼的局面時,自己或他人的當頭棒喝,往往沒什麼效果,因為那是認知層面的情緒,未必能夠觸及身體。身體的情緒要從身體來調控,來鍛鍊,沒有經過鍛鍊的身體情緒,跟心理情緒一樣,有著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習慣』;而一個反應靈敏、能收能放、劍及履及的身體情緒,需要從身體的途徑來歷練,建立起具有肌力、耐力、爆發力的『情緒習慣』。

最有效的方式,很可能是具有自我挑戰意義的運動修煉。

離開沙發,扛起鋼鐵,讓身體,建立奮戰到底的習慣。

 

*原文刊載於「怪獸訓練Monster Training」臉書專頁2014年1月16日發文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