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外一個角度,看BMI這件事】

國人恐懼肥胖,而在很多人心裡,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儼然成為判斷肥胖的黃金指標,這個指標清楚簡易,即審即判,完全沒有模糊的空間。

我們的社會很有趣,大家對於「指標」都很有信賴感,所以我們上網搜尋處處可以看到解釋、說明以及計算BMI的網站,大意通常都是宣揚這是一個世界通用的胖瘦標準,還有一些網站會用比較戲謔的語言描述BMI過重的人(取笑肥胖者,似乎是我們社會公然允許的霸凌)。

不過,BMI真的有這麽「準」嗎?讓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來龍去脈。其實,BMI最初,是1830年代由一位比利時的統計學家Adolphe Quetelet,為了研究人類生長的趨勢而發明的公式,『當時這位統計學家對於肥胖問題並不感興趣』,他只是發現,人類身體的生長似乎有一個規律,就是身高越高的人體重也有越重的潛力,而用這條公式可以大致描述這個現象。直到上個世紀的九零年代,世界衛生組織拿這個指標當作人類身材的「分級標準」,BMI才被廣泛用於判斷過胖或過瘦,並且更進一步被用來研究身材和各種慢性病的相關性,而各種機關團體、保險公司、軍警單位也紛紛採用BMI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
但是,作為一個研究「身材與慢性病」的指標的BMI,本身卻有一個根本上的缺陷,就是它只能描述整體身材的大小,卻無法區分身體組成,也就是說,一位非常肥胖的人,與一位非常強壯的人,可能具有一樣的BMI(兩者都過高),而一位脂肪度非常低的精瘦人,跟一位極度缺乏肌肉但脂肪度卻過高的紙片人,也可能具有一樣的BMI(兩者都過低),而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病其實跟脂肪度有關,脂肪度越高其實代表的是越高的健康風險,肌肉量越高其實代表的是越健康的身體,但是在BMI的計算之下,高肌肉量和高脂肪度如果最終都造成高體重,則可能會被分成同一類。此外,即使是脂肪度相同的人,BMI也無法區分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而這兩者帶來的健康風險也不一樣。

那為什麼健康、醫療和公衛機構持續採用BMI呢?這是因為這些領域的研究經常必須經手「大樣本統計」,在樣本極大的情況下,數字可以讓人看出某些「趨勢」,這些「趨勢」有利於做後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健身人口不多的年代或地區,因為非常強壯造成的BMI過高人數很少,所以這些樣本會被大量的肥胖者「稀釋」掉,最終得到的研究數據仍有一定的價值』。
但是,這樣的量化研究指標,並沒有應用在「個人」的功效,也就是說,即使幾千萬人的量化統計發現BMI與某些慢性病有關,這也不表示「每一個」BMI過高的人都「一定會」有慢性病,甚至連風險較高都未必談得上,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出現在眼前,我們應該要評估這個人的動作能力,肌肉力量,運動能力,代謝狀況,而不是回頭到大數據裡比對BMI,每一個個人的差異太大,統計只管趨勢,回頭應用在個體的時候,準確度是會大幅降低的。
如果我們硬要用BMI來判斷一個「個人」是否健康,會發生什麼事呢?首先,強壯的人都會被要求要「減肥」,但是肌肉其實是身體的代謝工廠,代謝要好,肌肉量不能太小。其次,是「隱性」的胖子會以為自己很健康,所謂隱性胖子指的是高脂肪度合併肌少症所達到的「正常體重」者,而這種人在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少數。
研究歸研究,應用歸應用,BMI在研究上有其意義,但在實務應用上有諸多限制,我們要當更聰明的使用者,善用BMI給我們帶來的寶貴資訊,但是停止把它濫用在它本身缺乏解釋力的面向,再說一次,BMI適合用在樣本極大統計研究,並不適合用在個人層次。
強烈建議,直接考驗自己的「人體運動能力」,得到的資訊可能遠遠多過這個數學公式。

 

*原文刊載於「怪獸訓練Monster Training」臉書專頁2016年5月2日發文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