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接軌還是國際接鬼】

國際接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深耕本土。

任何產業興起,總是由先進國家領頭,落後國家跟風,先進國家提出技術系統,落後國家緊追在其後刻苦學習。不過,也就在此同時,文化殖民與被殖民的現象也逐漸浮出水面。

許多落後國家或文化被殖民地的人民,在仰望先進國家之餘,總感到自慚形穢,在花費巨額代價向先進國家「購買進步感」的同時,始終不願意相信自己有能力與先進國家平輩論交,甚至與之爭鋒。這是一種很隱晦的氛圍,沒有人會明講,也很不容易察覺。不過,就在這種詭異的氛圍裡,落後國家的菁英階級,從帶領國家進步的角色,不知不覺變成「買辦」「通譯」「中間人」的角色,而被領導的廣大專業人員則逐漸變成先進國家的下游客戶,從國內產業的中堅份子,漸漸變成先進國家技術或產品的消費者。這樣的情形非常常見,但是也非常不易察覺,大家感覺到的是與國際接軌的興奮和驕傲,繁榮與進步的景象讓人沈醉,讓人安慰。

可惜的是,在這個沒有壞人的賽局裡,落後國家還是繼續落後了,因為,如果失去了深耕本土的一片心,國際接軌最終仍然是一場空。
出問題的並不是先進國家的文化侵略,好的技術本來就值得包裝成產品,銷往全世界,出問題的也不是落後國家的菁英份子與專業人員,技術如果落後,本來就應該虛心學習。那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呢?問題出在,落後國家如果『缺乏自信』,就沒辦法在取經學習之後,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系統,真正造福自己的國民。

我們的高等教育,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從高等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是一個很缺乏自信的民族,來自台灣的優秀留學生,其實早就具備與世界爭鋒的能力,但是如果回到台灣,試圖建構屬於台灣的高等教育時,卻始終培養不出世界級的碩士博士,更遑論建立以台灣為中心,貫通研究與實務的本土技術系統。問題不出在個人,而是出在一種『自卑的氛圍』,不客氣講,一些歸國學人在國內最大的優勢,可能不是已經精熟的專業技術,而是在出國留學那些年累積的人脈,讓學校在舉辦所謂的「國際研討會」的時候,可以有人以流利的外文邀請國外的大咖來撐場面,或是在發表論文衝點數的時候,可以邀請遠在國外的指導教授,在自己辛苦寫的論文上掛名,讓大家覺得台灣的學校能與國際接軌。
實務界也不遑多讓,先進國家五花八門的技術系統,哪怕只是一家之言,哪怕在國際間還有爭議,哪怕可能因為過度商業化而失去內容品質,甚至可能在過去的競爭裡早已經不起考驗,這種東西到了落後國家仍然被視為珍寶。落後國家再次成為先進國家的掏金聖地,只不過這次不用鴉片不用菸草,也不用船堅砲利,只要展現先進國家的姿態,就可以獲得落後國家的割地賠款,而且這次,落後國家賠得心悅誠服。問一句,如果前一代人辛苦取經,結果造成下一代人還在取經,而且是越來越大規模的取經,請問這個計畫是不是有點問題?
其實,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技術系統,不再仰望先進國家,第一個需要的其實不是優異的技術或人力,而是『膽識與自信』,是那種相信『這個領域,我們搞得定!』的氣概。台灣的醫學領域,匯聚了各種崢嶸頭角的人物,所以台灣的醫學從研究到實務,都有國際級的地位,頻繁的國際交流,只是專業人員互相交流,激發靈感的場域,不是去膜拜外來強權的進香團。

國際接軌,目的是深耕本土,台灣的肌力及體能領域如果動起來,有能力改變整個台灣的生活方式,建立強壯民族,改善病弱體質,建立頑強自信,讓台灣從氣病懨懨的氣息裡甦醒,但這需要有夠多的專業人員,在學習國際技術之後,能夠真正成為硬底子的專家,用強壯的雙腳站起,用硬朗的肩膀頂住,讓國家跟著我們強壯起來。
未來在我們手裡,只是,我們有沒有勇氣說一句:『肌力及體能,我們搞得定!』

 

*原文刊載於「怪獸訓練Monster Training」臉書專頁2016年6月22日發文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