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的力量與勁道】

人們對於力量與勁道有著非常豐富的解釋,卻未必有同樣豐富的訓練方法,這現象在武術尤其明顯,精擅踢打的人都知道,踢打的力量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層次,同樣踢出一腳,優異的武者可以決定這一腳要讓力量穿透並殺傷對手,還是要將對手踢個人仰馬翻,或是只將對手輕輕送出。不同的目標和意圖,可以選用不同的力道。這是武術美妙之處,也是武術迷人之處。

不過,隨著人們對武術力量的解釋越來越豐富,用的詞藻越來越華麗,武術力量這件事情本身卻越來越模糊,我們也越來越無法從這些過度修辭的論述當中歸納出適當的訓練方法。

記得小時候練國術,總以為蹲馬步和蛙跳可以增加腿力,所以,本著「人練一朝,我練十日」的大量訓練心態,曾經在沒有人指導下,每天自己蹲馬步一小時,也曾經每天練習多次一百下青蛙跳。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真是太天真了。

蹲馬步是「靜態」的肌力,或稱「等長」肌力,經過科學的研究和實務的經驗,早就發現靜態肌力有「關節角度特殊性」,也就是說,鍛鍊靜態肌力時,定住的關節角度是多少,增長的肌力就只出現在那個關節角度,當關節角度改變時,其他的關節角度未必有相似的力量增長。但是,踢打摔技裡面大量依賴高速變換關節角度的動作,一個踢腿,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在瞬時之間就會有巨大的關節角度變化,在這樣的狀態下想要發出巨大的力道,靜態肌力訓練是不夠用的(沒有任何一個訓練是無用的,有人能從蹲馬步訓練出某些穩定性,不過限於篇幅不予討論)。

同樣的,一百下青蛙跳也是一個問題叢生的訓練,在沒有教練在場指導的情況下,蹲姿通常都很不健康,而且,以累積一百次為目標的訓練方式,無論多疲勞,也只能訓練到「低」強度的肌耐力,即使訓練完畢後雙腳酸痛腫脹,給人「訓練充足」的錯覺,實際上對於格鬥扭打中的爆發力來說,貢獻實在有限,頂多能算是一個(有安全顧慮的)能量系統訓練。
一直到我赴美學習肌力及體能訓練之後,才發現肌力及體能訓練裡,早就歸結出各種特殊力量該如何訓練了。現在的科學化訓練就像是一個「力量」的超級購物中心,你想要的各種刁鑽力道,都已經有經過研究和實務驗證的訓練方式,雖然科學不斷進步,訓練仍舊會翻新,但是目前我們能掌握的訓練方式,已經足以讓任何人脫胎換骨。
只可惜,在武術圈裡,練肌肉總是被視為「下乘功夫」,原因如前所述,我們對武術力量的解釋太過於豐富,讓華麗的詞彙掩蓋了基本的物理,很多人已經分不清一個優異的動作展現裡,有多少是技術的成分,有多少是力量的成分,也分不清一個對於武術力道的描述,哪些是直述,哪些是誇飾,哪些是譬喻。很多人仍然認為,肌肉力量是拙勁,特殊的武術發力訓練才是巧勁,殊不知在可以被科學驗證的物理世界裡,科學訓練已經超越武俠小說。
剩下來的唯一問題是,我們想活在真實世界,還是武俠小說裡呢?

 

*原文刊載於「怪獸訓練Monster Training」臉書專頁2015年1月7日發文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